close
蚵灰窯文化館
『燒蚵灰』是台南地區流傳久遠的傳統產業,所謂"蚵灰"是漢人用來建造屋舍和船隻連結時的填補劑,由"蚵灰"與"糖水"、"糯米汁"調和而成,使得房舍得以堅固、木船耐用。不過因為現代石灰工業的競爭取代下,燒蚵灰的蚵灰窯相繼被拆除,僅剩安平蚵灰窯保存下來,因此台南市政府便規劃成「安平蚵灰窯文化館」,利用圖片以及文字,介紹蚵灰窯的由來,而且還有義工在現場導覽說明,由蚵仔養殖介紹到蚵灰窯的歷史。
「安平蚵灰窯文化館」的建築外觀外方內圓,整體的造型相當的特殊,主體為了需要有承重的構造,由紅磚疊砌而成,內部的直徑寬約 四公尺 ,高度約 二公尺 左右,壁體的厚度最薄的地方也有1公尺 。
門前的花圃裝飾也是用蚵殼做吊飾
「安平蚵灰窯文化館」由蚵灰窯的主體建築物、倉庫組成,館內陳列昔日燒蚵的器皿,並且設有科學展示及蚵灰的應用,是間小而巧的文化館。
全站熱搜